当前位置 > 首页 > 欧洲电解锰需求将保持稳定 ----专访埃里克·埃里克森 首席贸易官 斯堪的纳维亚钢铁公司斯堪的纳维亚
欧洲电解锰需求将保持稳定 ----专访埃里克·埃里克森 首席贸易官 斯堪的纳维亚钢铁公司斯堪的纳维亚
来源:编辑:发布时间:2025/9/26
----专访埃里克·埃里克森
首席贸易官
斯堪的纳维亚钢铁公司斯堪的纳维亚钢铁公司是欧洲领先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生铁及合金分销商,与欧洲、中国、韩国、美国及其他地区的市场参与者保持着紧密合作。公司通过提供贸易与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优质服务,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亚洲金属网:你好,埃里克,欢迎接受亚洲金属网的采访。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贵公司。
埃里克·埃里克森:斯堪的纳维亚钢铁公司成立于1958年,当时瑞典有许多小型钢厂需要将钢铁出口至世界各地,因此成立了斯堪的纳维亚钢铁公司作为出口部门。彼时我们主要销售由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生产的钢铁产品,由此逐步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如今,我们的业务已不再局限于钢铁出口,而是发展成为一家金属及相关产品的分销商与贸易商,同时为钢铁行业提供原材料采购服务。除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我们的主要业务区域还包括欧洲、韩国、中国和南美洲。
亚洲金属网:2025年第二季度锰金属价格表现如何?第一季度的价格和需求情况又是怎样的?
埃里克·埃里克森:锰金属价格整体保持平稳。第一季度价格上涨约5%至6%,随后维持稳定,第二季度亦小幅上扬,之后保持横盘。与2021年价格大幅飙升、2022年明显回落的情况相比,今年的波动较小。但也正因如此,利润空间十分有限,贸易商的处境相对艰难。
亚洲金属网:欧洲市场参与者目前的态度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欧洲贸易商在采购方面持谨慎态度?
埃里克·埃里克森:我们观察到欧洲买家普遍非常谨慎,无论收到的报价高低,购买意愿都不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运输周期较长,从中国到鹿特丹的航程约需60至75天。在当前价格平稳甚至存在下行风险的情况下,提前囤货的风险过大,往往需要90天才能拿到货。而日本或韩国的运输周期较短,价格风险也相对更小。二是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材料运往美国后被加征关税,成本会显著上升;反之,如果关税突然取消,市场价格又可能迅速下滑。这样的不确定性使贸易商更倾向于观望。
亚洲金属网:您认为价格会在当前水平维持多久?若锰价持续不变,贸易商将如何应对?
埃里克·埃里克森:目前价格水平较往年略高,预计未来几个月不会出现明显波动。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产能过剩,价格可能会有小幅回落。但若生产商主动减产,市场或将维持稳定。即便价格始终徘徊在每吨1,900美元(中国离岸)的水平,我们依然会保持一定库存,以便在客户出现紧急需求时能够即时供货,毕竟从中国到欧洲的运输周期较长。
亚洲金属网:2025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对金属锰的需求情况如何?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何变化?
埃里克·埃里克森:虽然欧洲钢厂一直抱怨钢材价格低迷,但整体上游产品的消耗尚可。今年1月至5月,中国向欧洲出口约3.6万吨金属锰,平均每月7,200吨,每季度约21,000吨,同比下降约10%。而同期中国向全球的出口量同比下降约26%,说明欧洲市场表现相对较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进入欧洲的货物随后被转运至其他地区。尤其是鹿特丹作为重要货运枢纽,并非所有进口欧洲的金属锰都在当地被终端消耗。
亚洲金属网:您如何判断2025年年底前的需求走势?目前欧洲消费商关注的焦点有哪些?
埃里克·埃里克森:预计欧洲整体需求将保持稳定,目前并没有迹象显示金属锰消费量会下降。近期,欧洲国防工业获得了大量投资,但对金属锰的消耗影响有限。近年来,可持续性与透明度逐渐成为行业热点,许多欧洲钢厂对材料的可追溯性提出要求。我们公司每年都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以满足客户在这方面的需求。
亚洲金属网:在其他国家或地区,金属锰的需求表现是否更为突出?
埃里克·埃里克森:目前,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和俄罗斯是全球前五大消费市场。我们不向中国出口金属锰,也未与俄罗斯开展业务,因此重点关注日本、韩国和欧洲的需求。至于南美市场,整体需求有限。从价格影响力来看,中国仍是最关键的市场,因为去年中国国内钢厂消耗了全球60%以上的金属锰产量。
亚洲金属网:2025年公司在业务战略上是否有新的规划?
埃里克·埃里克森:就金属锰而言,目前市场运行节奏相对缓慢。但我们正在积极拓展新的合作关系,深化与生产商和终端客户的合作。同时,公司也在评估如何降低成本、优化物流,以提高利润率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