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讲解:高温氧化铝技术进步与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机遇(报告)
自打世界上第一个氧化铝厂于1895年在法国Gardanne投产后,氧化铝就踏上了工业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目前它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重要资源。其中,高温氧化铝主要指电熔刚玉、板状刚玉、煅烧α-氧化铝等,以工业氢氧化铝或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在适当的温度下煅烧而成的产品。优异的性能使它们的应用相当广泛,如高熔花塞、电子基片等陶瓷制品的原材料;好的热稳定性、高硬度、耐磨性好又使它可用于抗压强度较大的材料的研磨,耐磨的工程机械件及高铝陶瓷的生产原料。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特别是下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截止到2020年,高温氧化铝总产量360-400万吨,市场规模不容小觑。不过在产量提高的同时,各领域对高温氧化铝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说化学成分含量,目前原料中钠含量已从之前的0.3~0.4%降低到0.2~0.3%,到现在更是出现了钠含量小于0.1%的超低钠氧化铝。
为了适应如今的高要求,高温氧化铝相关行业也需要共同进步,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包括煅烧设备、研磨设备、筛分均化设备、除铁设备)、环保处理技术等,有道是利益与挑战总是并存,若能比他人领先一步,抓住机会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必能更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终达成双赢。
在4月15~17日于淄博举办的“2021年全国氧化铝粉体与制品创新发展论坛”上,氧化铝行业资深专家孙志昂教授将发表题为《高温氧化铝技术进步与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机遇》的报告,为我们介绍高温氧化铝在市场、设备、工艺、环保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并探索高温氧化铝行业在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感兴趣的话就不要错过了哦!
关于报告人
孙志昂,男,1961年出生,教授级高工。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特种氧化铝和超细粉体材料的研究及相关生产工艺,设备应用的研发工作。共研发出特种氧化铝和超细粉体材料新产品二十多种,两项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十多项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独立研发出的“高压开关环氧浇注用α-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用α-氧化铝”,“飞机发动机叶片渗铝用氧化铝”及“亚微米α-氧化铝超细粉体”等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欧美日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五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