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督察对涉钢铁去产能、大气污染治理不力等典型案例公开
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今天(14日)公布第二批典型案例,涉及钢铁去产能、大气污染防治不力等问题。
在河北省,督察组发现邯郸市落实钢铁去产能工作不力,存在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虚假置换钢铁产能等乱象,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不力,相关部门监管形同虚设。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和新武安钢铁集团烘熔钢铁有限公司在未取得能评、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违规开工新建产能超百万吨的高炉,当地相关部门称对违规行为毫不知情,暴露出监管不到位问题。新金钢铁用尚未建成的600立方米高炉顶替化解产能任务,并获得奖补资金6383万元。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该公司以“偷梁换柱”方式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行为视而不见。
图1 新金钢铁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违规建设高炉。2022年2月,前期暗查使用无人机拍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
图2 烘熔钢铁在未取得相关审批手续情况下违规建设高炉。2022年2月,前期暗查使用无人机拍摄,基座基本建成
图3 2016年的卫星影像图显示,新金钢铁600立方米高炉未实际建成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督察组发现“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不严不实,同防同治短板突出,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乌昌石”区域煤炭消费总量由2015年的6500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7729万吨,之前确定的削减10%的目标完全落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42台工业炉窑未按要求安装脱硫设施。部分市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未实现涉气企业全覆盖,仅昌吉州就有71家企业未纳入2021年应急减排清单。2022年1月28日至2月5日,区域4市州同时出现连续9个重度以上污染天气,但未准确做出预警,也未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图1 2022年4月,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昌吉州永鑫焦化公司超标废水未经处理直接用于熄焦,大量污染物随蒸汽排入大气环境
图2 2022年4月,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乌鲁木齐市八一钢铁焦炉炉顶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严重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