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运行产能创下历史新高 为何烧碱行业仍在波段内波动?
阿拉丁(ALD)调研统计,截至上周五(7月26日),全国氧化铝行业运行产能8815万吨,周度开工率84.7%,氧化铝下游行业电解铝运行产能4350万吨,开工率为96.7%,上下游产品运行产能同时增长,并均创下历史新高。随着氧化铝产量的增长,对烧碱的需求也有相应的增加。
尽管上半年氧化铝行业因使用进口矿比重增加而导致碱耗有所下降,但进入6-7月份后,随着小部分国产矿可以开采,山西个别工厂增加国产矿使用比重,叠加6月有110万吨氧化铝新产能释放、山西及广西有百万吨复产产能释放,行业总体用碱需求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尽管氧化铝行业需求有所增加,但对烧碱行业的支撑并不显著。今年以来,烧碱价格持续在波段内运行,难以突破高位。年初至今,山东地区32%液碱主流报价持续在700-840元/吨之间波动,50%液碱主流报价持续在1220-1360元/吨波动;山西地区长单价格在2490-2890元/吨之间波动;河南地区长单价格在2620-3000元/吨之间波动;广西地区长单价格在3150-3500元/吨之间波动;内蒙古地区片碱在2700-3050元之间波动,最近3个月持续在2800-2850元/吨之间波动。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烧碱产能的持续增加,年初至今,国内新增烧碱产能111万吨。截至到6月底,中国烧碱月度折百产量达到358.5万吨,同比增长9.97%,折算月度日均产量为11.95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97%,供需增长不匹配,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二是非铝需求的萎靡不振,国内大多数氯碱工厂都表示非铝行业的需求一般,甚至有个别工厂表示当地非铝需求下降了约30%。
由于非铝需求的萎靡不振,而铝用需求虽然有所增加,但还不足以完全支撑整个市场的增长。且供应量的增加高于需求量的增长,长期的供需关系难以改善,导致今年烧碱价格上涨空间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