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改性塑料行业技术水平特点、发展规模及市场前景分析
改性塑料是实现材料轻量化,减少碳排放的主要材料之一,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重点发展的对象,改性塑料行业将在基于我国强调内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迎来稳步、快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企业主要分布于珠三角与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客户密集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从销售端来看,由于改性塑料下游应用场景广泛,下游行业众多且客户遍布全国各省市,产品销售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改性塑料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改性塑料的常规生产过程是将合成树脂以及改性剂进行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同时进行定量喂料进而把控品质。下游生产企业将改性塑料通过挤出、吹塑、注塑等方式形成最终的成品。目前改性塑料具有以下的技术特点:
(1)塑料工程化
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极端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并且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工程塑料的产量较小,价格较高,因此部分企业将产量大、成本低的热塑性塑料通过填充、增强和发泡等手段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实现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的工程化,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热塑性工程塑料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扩大通用塑料的使用范围,使其在各行各业都具有更广的用途,改变生产使用不平衡的现状,减少资源的浪费。
(2)改性材料的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主要围绕塑料制品的可降解、可循环回收性研究进行开展,如开发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材料生态化技术。对不同用途材料的可降解性或长寿命性的配方设计,并且探讨与环境协调的再生循环方法,在塑料回收后,通过共混、接枝、嵌段等形式组合对其性能进行再生性利用,构成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和稳定寿命的塑料材料,从而达到功能化再生的目的,也有助于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材料的循环使用,提高改性塑料提高重复使用率。
2、改性塑料行业规模
我国改性塑料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制造业与供应链向中国转移,使得行业得到快速成长。根据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统计数据,2010年-2020年世界塑料产量从2.65亿吨上升至3.67亿吨,年复增长率为3.31%,其中我国的塑料产量占全球产量逐年上升,并且在2020年达到1.17亿吨,年复增长率为6.56%,增速高于全球市场,目前我国已成长为塑料生产、消费、出口第一大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国内企业产能占比约为 73%,国外或合资企业占比约为 27%,国内的改性塑料企业超过 3,000 家,但规模普遍偏小,年产能超过 3,000 吨的企业仅有 70 余家,行业集中度较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改性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
产品的市场状况也呈现出初级产品多,中级产品质量不稳定,高级产品缺乏的特点,导致行业在低端领域存在一定的过剩,而高端领域则需要从国外进口,出现结构性过剩局面。
目前,国内塑料行业以通用、大宗的塑料产品及其制品为主,随着近年来产品加快转型升级,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等,行业目前正走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市场对于技术含量与品质较高的改性塑料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3、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前景
改性塑料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与消费升级,得益于“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国内行业聚集优势资源推动创新发展,大量具有原创性、独创性技术的产品竞相涌现,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十三五”末期,行业建成轻工行业重点实验室15个,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中心5个,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中心5个,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17个,塑料加工发明专利超过7.5万项。
消费升级为传统行业与新兴领域带来高速发展,带动对上游改性塑料的需求。随着“十四五”的逐渐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将逐步加快,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将拉动改性塑料相关产业链的质量提升与深化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随着下游领域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改性塑料正逐步替代通用塑料与传统材料,成为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新材料之一。改性塑料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下游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改性塑料制品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汽车、家电、医疗卫生等领域,同时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对于改性塑料制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
4、改性塑料行业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改性塑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多产业实现轻量化、低碳化及环保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产业相继提出“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等理念,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自律协会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鼓励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塑料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及《塑料加工业“十四五”科技创新指导意见》提出,塑料加工行业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塑料加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贡献。到2025年,塑料加工业主要产品及配件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端领域的需求,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产品标准体系;行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改性塑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将迎来高速发展的窗口。
(2)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改性塑料凭借其轻量化、耐腐蚀、阻燃性、耐热性、绝缘等性能,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医药、包装、家电、建材、航天、新能源等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在汽车领域,改性塑料可以用于方向盘、仪表盘、汽车车灯、保险杠、燃油箱等关键零部件,并且在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业如电池、连接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健康防护领域,改性塑料可应用于医药包材、医疗防护、药品包装等场景;在家电领域,改性塑料常见于各类小家电、电视以及白色家电;在家居建材领域,改性塑料也是建材、管道材料、施工用品等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逐步进入了航天、光伏、风电等新兴领域。随着未来相关产业不断创新,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将持续扩展,为行业内的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3)进口替代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步入“十四五”发展阶段,国内各类行业对改性塑料产品,特别是高端改性塑料产品的需求敞口将逐渐扩大,目前国内对中高端改性塑料产品的采购,仍然主要依赖于对巴斯夫、陶氏、杜邦等跨国公司的进口。因新冠疫情以及国际形势不稳定等因素,现有供应量越来越难满足国内逐渐扩大的需求,因此,国内生产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进口替代产品。同时,在“十四五”建设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塑料生产大国升级为塑料生产强国的大背景下,国产化将成为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