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耐股份:生产力走出去,制造业出海挺起“硬脊梁”
5月12日,在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濮耐”),董事长刘百宽说起公司“走出去”的成绩,如数家珍。
“这块看似普通的砖块,是炼钢产业的基础设施,也是海外市场的香饽饽,学名是‘钢包镁碳砖’,能够抵御1600℃以上钢水侵蚀。”刘百宽说,不怕火炼的硬核技术,是濮耐“出海”的底气。
如今,濮耐在塞尔维亚建有生产线,在埃及等60多个国家有成熟的销售网络,为70余家世界钢铁百强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
为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客户热捧河南制造?
“在钢铁冶炼工业中,耐火材料不仅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也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刘百宽说,质优的耐火材料能减少冶炼过程中杂质的生成,提高钢水的纯净度。
在过去几十年,耐火材料市场一直是欧美企业的天下。作为行业的后来者,濮耐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死磕核心技术确保产品质量,还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练就了“独门绝技”。
现在濮耐在北京、上海、郑州、濮阳均有研发中心,聚集高端人才,不断突破新技术,随时随地可以为钢厂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手握硬核技术,让濮耐有了与海外同行一争高下的底气。
“耐火材料是钢厂基础设施中的消耗品,企业一旦有购买行为,也需要售后服务。”刘百宽说,为了增强客户黏性,濮耐不仅卖产品,还尝试着提供整体承包服务。
“我们服务团队克服高温、高危等多重困难,长期驻扎在企业,为钢厂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成为耐火材料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百宽说,也正是这样的增值服务,让濮耐拼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道路。
继1998年开始在国内市场首创整体承包模式后,濮耐在与海外市场的强手过招中,也逐步实现了从卖独立产品向售卖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
这样的合作方式越来越被客户接受,截至目前,全公司一共有6000多人,3000多人都在为客户项目做长期的运维服务,企业60%的生产总值是由运维服务产生的。
“产品+运维”综合服务方案,让濮耐与海外客户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
“去年,我们出口贸易总额17亿元,其中80%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完成的。”濮耐集团海外营销部孟秋凤介绍。
为更好融入国际市场,濮耐正在构建全球耐火材料全产业链。“除了美国和塞尔维亚两条生产线外,正在考虑在海外新增生产线计划。”孟秋凤说,濮耐将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挺起“钢铁”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