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材行业最新资讯
来源:易耐网编辑:易耐网发布时间:2024/6/7
本周目录
1、关于举办经济转型时期全国耐火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修班的通知
2、北京利尔领导赴韩 与韩国耐火进行商务会谈
3、铝土矿月度回顾:晋豫国产矿供应边际向好 铝土矿周度到港量环比下降10万吨
4、西部地区,鼓励这些矿产、新材料产业
5、新国标政策落实,对水泥行业都有哪些影响
6、中钢协:5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17.64万吨 环比下降1.49%
7、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成下沉工作任务
01、关于举办经济转型时期全国耐火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修班的通知
02、北京利尔领导赴韩 与韩国耐火进行商务会谈
5月30日,北京利尔公司总裁赵伟、副总裁颜浩,总裁助理高耸等一行4人到韩国耐火株式会社(KRC)进行商务会谈并签署商务合作协议。韩国耐火株式会社(KRC)总裁边成熙(Byun, Sung Hee)、副总裁申贤旭(Shin,Hyun Boo)、常务郑成龙(Jung, Sung Ryong )和崔贤哲(Choi, Hyun Chul)等13人热情接待了来访。双方领导在韩国耐火办公楼三楼会议室进行了热烈交流。韩国耐火对北京利尔总裁赵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期待双方能开展深入合作;赵伟总裁对韩国耐火边成熙总裁等的热情欢迎表示了诚挚感谢,并向边成熙总裁等人详细介绍了利尔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经营情况。
随后双方共同观看了两家公司的宣传片。总裁赵伟一行在韩国耐火副总裁申贤旭、常务郑成龙和崔贤哲等的陪同下,参观了韩国耐火炮泥生产厂、不定形生产厂、三大件生产厂等车间及实验室。回到会议室,与会双方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都对即将到来的合作充满信心。通过双方的密切沟通和交流,双方领导一致认为,两家公司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等方面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在发展规划和意愿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终经友好协商,北京利尔总裁赵伟与韩国耐火总裁边成熙(Byun, Sung Hee)在热烈的掌声中共同签署了《北京利尔与韩国耐火株式会社商务合作协议》,也为后续双方进一步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特邀嘉宾,5月31日上午,总裁赵伟一行参加了韩国耐火株式会社三大件厂的落成剪彩仪式。下午与韩国耐火常务崔贤哲(Choi, Hyun Chul)、研究所所长徐在宁(Heo,Jae Nyung),采购部部长姜泰民(Kang,Tae Min)等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流以及具体采购事宜商谈,会议上双方展示了各自的优势产品,并对此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03、铝土矿月度回顾:晋豫国产矿供应边际向好 铝土矿周度到港量环比下降10万吨
2024年5月,晋豫因故停产的国产矿山出现小部分复产,但大规模复产尚未出现,晋豫两地氧化铝厂进口矿用矿比例提高,但因进口矿保供长单为主,市场散单现货供应极为有限,氧化铝厂临时采购进口矿难度较大。铝土矿现货市场供应仍呈现偏紧状态,但因有价无市,进口矿与国产矿价格运持稳偏强运行为主。山西河南少部分矿山开始复产截至5月底,据SMM调研,山西河南有少部分之前停产的铝土矿矿山开始复产,但短期内晋豫铝土矿产量或难有大量实质增量出现,短期晋豫铝土矿现货或仍维持偏紧状态。河南三门峡地区,截至目前洞采矿山允许复产,露天矿山尚未听闻复产消息,但因河南三门峡地区露天矿山占多数,目前铝土矿产量增量相对有限。山西地区,个别矿山开始复产,5月山西国产铝土矿产量或有小幅增长,但短期增量同样有限,部分矿山复产工作仍在推进中。贵州铝土矿产量不及预期,广西地区迎来雨季自春节后,贵州部分铝土矿生产仍然受到扰动,产量不及预期,铝土矿现货市场偏紧,支撑价格小幅上涨。5月底贵州低品铝土矿价格较5月初上涨20元/吨。截至当前,贵州铝土矿现货供应仍相对偏紧,价格仍然存在一定的上涨动力。
广西地区迎来雨季,对铝土矿生产产生一定影响,但据SMM调研,矿山对此会有提前准备,目前洗矿环节受到的影响较小,对于铝土矿出矿影响有限,SMM将持续关注。
04、西部地区,鼓励这些矿产、新材料产业
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政策之一。《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界定了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的产业范围,是企业能否享受该政策的重要依据。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内蒙古、广西等西部12省(区、市)。
其中,与矿产、新材料产业相关内容如下:
(一)重庆市11.氧化铁(Fe2O3)含量不超过0.02%的高档玻璃生产;特种陶瓷、陈设艺术陶瓷的制造12.化工新材料生产(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内的化工新材料产业)13.锶矿(天青石)等金属矿精深加工;毒重石、岩盐、萤石、重晶石、天然大理石(饰面石材)等非金属矿精深加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及以上机制砂石项目27.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超导材料、新型碳材料、特种非金属材料、特种橡胶材料、第三、四代化合物半导体研发及生产
(二)四川省18.安全玻璃、节能玻璃等高端玻璃深加工19.4万吨/年以上炭黑新工艺开发及应用20.石墨烯和纳米碳材料、细结构石墨、锂电池负极等新型碳材料的开发及生产21.钛及钛合金冶炼及精深加工;高品质钛原料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CaO+MgO≤1.5%),6万吨/年以上钛渣生产技术(电炉容量≥25000kVA),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及配套氯碱生产、高盐废水处理
(三)贵州省12.“磷—电—化”一体化资源综合利用,磷矿石资源深部勘探及利用磷石膏充填采矿技术生产磷矿石,精细磷化工13.重晶石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及生产14.白云石精细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15.玄武岩纤维及后制品研发生产16.石材加工生产17.超细重钙、改性重钙、超细轻钙、改性轻钙、纳米钙等高端碳酸钙下游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18.硅基新材料(不包括光伏晶硅材料、集成电路硅片)研发生产21.粉煤灰储运及利用成套设备制造
(四)云南省18.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装备制造20.石油精细化工、精细磷化工产品开发及生产;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磷酸、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生产;高端专用化学品制造及深加工21.绿色建筑材料制造、绿色建材认证推广;磷建筑石膏建材产品、新型节能墙体材料、新型不定型耐火材料、耐用节能环保耐火材料、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发电应用一体化建筑材料研发及生产;高档节能建筑陶瓷、优质节水型卫生陶瓷、骨质瓷/镁质瓷等高档陶瓷生产;超薄、超厚、大规格玻璃,着色玻璃,节能玻璃、安全玻璃等高端玻璃深加工;建材部品部件及装配式建筑25.液态金属材料及制品、增材制造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先进基础材料、硅基新材料(不包括光伏晶硅材料)研发及生产40.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综合利用及装备制造,工业节能降耗技术开发及应用(余热、余压、余气等利用)
(五)西藏自治区13.大理石、花岗石等石材开发加工16.铜、锂、铬、金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及紧缺矿产勘查和综合开发利用,共伴生矿以及尾矿库固废综合利用
(六)陕西省6.多元素共生矿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性矿产资源及紧缺矿产勘查、开发,低品位矿石品位提升8.生物法、化学法生产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丙内酯基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羟基烷酸等,以及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与淀粉共混的环境友好材料,新型炭质吸附材料,生物化学品等9.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特种橡胶及其他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专用润滑油脂、催化剂、特种聚酯等高端专用化学品的制造及深加工16.燃煤电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高掺量粉煤灰建材制品生产:粉煤灰70%及以上掺量生产烧结砖、85%及以上掺量生产陶粒制品、25%及以上掺量生产混凝土、30%及以上掺量生产其他建材产品(水泥除外)19.新能源材料、钛/锆/镍/镁/锂/锌/钼/钨/钒等特种合金材料、特种非金属材料、特种橡胶材料、高硅氧玻璃纤维、高温合金、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特种陶瓷、石墨烯、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高纯氨、吸波材料、含能材料等新材料研制生产(不包括矿山开采、选矿);工业母机(减材制造装备、等材制造装备和增材制造装备)研发和制造22.无石棉纤维增强硅酸钙板(轻质墙板、预涂装饰板、外墙保湿一体板等)体系产品的研发制造;采用水刺无纺布生产高档卫生材料、可冲散湿厕纸、湿巾、干巾和功能性擦拭布等产品
(七)甘肃省9.矿山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安全高产高效采煤技术开发利用10.石化化工新材料产品研发生产(包括医用高分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端羧基丁基橡胶和聚丙烯酸酯橡胶等特种橡胶、特种异氰酸酯及聚氨酯材料、电子级超纯氟化锂、特种润滑材料、特种涂料、高分子材料助剂等新材料研发生产)13.石棉湿法浮选改性工艺应用16.高端碳素材料,包括核石墨材料、碳纤维(石墨碳纤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金属、增强塑料)、锂电池负极等新型碳素材料,节能环保大型矿热炉用碳材料开发及生产38.粉煤灰生产新型油田固井减轻剂
(八)青海省8.高纯氧化铝(4N及以上)、蓝宝石抛光液、碳化硅抛光液、氧化锆研磨球、氧化铝研磨球生产10.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11.石棉湿法浮选改性工艺应用12.以各类无机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尾液、老卤等废弃物、副产物为主的循环利用
(九)宁夏回族自治区7.高掺量粉煤灰建材制品生产:粉煤灰70%及以上掺量生产烧结砖、85%及以上掺量生产陶粒制品、25%及以上掺量生产混凝土、30%及以上掺量生产其他建材产品12.碳材料生产(包括石墨烯和纳米碳材料、碳纤维、金刚石、节能环保大型矿热炉用炭材料等生产)13.电子级晶硅、电子陶瓷、溅射靶材、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芯片制造材料及封装材料生产,功率半导体器件、敏感元件以及传感器(不包括芯片制造环节)生产,高品质工业蓝宝石生产,半导体显示用有机材料及中间体生产、用于提升光伏组件或农业膜材料光利用率的有机材料等生产16.硅系、锰系铁合金新产品(高纯硅铁、低钛微铝硅铁、高硅微碳锰、高硅硅锰、氮化硅铁、硅钙合金、硅钡铝合金等)的开发与生产,低硒锰片、脱氢锰片、氮化锰、低硫锰片、低氧化锰片的开发及生产
(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钒钛磁铁矿开发、选冶联合工艺生产、综合利用及深加工27.碳基、硅基、氟基新材料(不包括光伏晶硅材料),新型结构陶瓷材料,以及纳米材料、高纯功能性新材料(包括气体、液体、有机、无机材料等)、岩纤维及其制品、气凝胶等高端新功能材料、试剂开发、生产
(十一)内蒙古自治区纳米碳材料、细结构石墨、锂电池负极等新型碳材料开发及生产;先进高分子材料、石墨新材料、高端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生产、精深加工及其应用)25.大宗农业、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
(十二)广西壮族自治区
15.用于精深加工的高岭土、大理石、花岗岩、膨润土、锆钛矿等特色矿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6.超细重钙、改性重钙、超细轻钙、改性轻钙、纳米钙等高端碳酸钙生产,以及功能母粒和可降解材料等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17.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具体指石墨烯、纳米碳材料、细结构石墨等新型碳材料开发及生产18.玻璃制造,具体指高端优质电子玻璃、汽车玻璃生产及光伏组件生产22.低品位难处理铝土矿采选,对铝矿山原料通过冶炼、电解、铸型,以及对废杂铝料进行熔炼等提炼铝的生产活动,包括电子信息用高纯铝(纯度>99.99%)等铝冶炼活动(不含电解工序)(粉体技术网)
05、新国标政策落实,对水泥行业都有哪些影响
近期水泥市场迎来国家级重要举措,6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国家对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进行的最新修订提升了水泥生产过程的熟料利用率,也进一步拉动水泥生产成本。截止到6月4日,国内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型号散装市场均价为339元/吨,这一均价与月初相比出现上涨。2023-2024年全国水泥市场均价走势图
由上图可看出,自2023年至今,我国水泥的市场价格呈现阶段性下行趋势,一方面是由于水泥下游的主要需求端需求量持续不振,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我国水泥生产端产量大,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全国基础需求端对所用产品的把控不够严格,导致了各种未达标小粉磨站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这些质量难以达到国家标准的粉磨站是水泥熟料产能过高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水泥行业的良性发展。水泥新国标的实施将为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转机,对我国市场的生产段产生直接影响,截止到目前,全国各大区域价格有不同程度上调:华东地区:长三角地区率先推涨水泥价格,叠加熟料价格上涨及新国标影响,江浙沪地区水泥价格走势上行;山东地区全年错峰生产计划总时间不少于200天,6月5日水泥厂家错峰停窑20天,受此影响水泥价格走高;福建地区于6月2日起全省推涨水泥价格,加之煤炭价格走高,厂家成本压力加剧,水泥价格全面上涨。中南地区:为减轻库存压力,华中地区持续推行错峰生产来带动涨价,部分小微企业无视停窑管控,趁机争夺客户等问题始终存在,企业生产地集中度不足,上涨的价格落实情况不佳;华南地区降雨天气较多,下游施工积极性较差,整体需求持续低迷,水泥企业有意推涨水泥价格,但最终情况有待观望。西南地区:新国标的执行导致水泥生产成本增加,叠加前期水泥价格处于低位,多数企业亏损运营,企业涨价欲望强烈,其中四川、云南、贵州地区多数水泥厂家通知上调水泥价格,部分地区需求销量低迷,价格上涨乏力。三北地区:三北地区一直以来产能过剩问题都十分严重,在五月初阶段,三北地区低价甚至跌破180元/吨,过低的价格导致市场一片死气沉沉,无论是大型水泥企业还是小型生产企业对市场都是一片悲观,东北地区水泥协会也持续作出强制错峰带动涨价等手段,收效始终微乎其微,新政策出台明确规定了熟料在水泥生产的利用率,加大了水泥质量与使用质量管控检验,一定程度抑制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以及恶性竞争,水泥价格成功落实上调,市场逐渐恢复信心。水泥市场后市预测:
6月各地区水泥企业加大错峰生产力度,水泥产量持续收缩,同时成本端支撑力度增加,煤炭价格走高和新国标的执行导致水泥成本走势上行。预计6月全国水泥价格或延续上行趋势。(百川盈孚)
06、中钢协:5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17.64万吨 环比下降1.49%
07、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成下沉工作任务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4年5月7日至9日陆续进驻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七省(市),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截至6月1日,各督察组已完成下沉工作任务。各督察组根据前一阶段督察掌握的情况和聚焦的问题线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通过下沉工作,查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目前已分两批公开曝光14个典型案例。各督察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下沉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场抽查群众举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下沉工作进一步传导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并通过回访,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关省(市)统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督察整改工作,精准科学依法推进边督边改。主要领导同志通过提出明确要求、现场调研督办、召开专题会议推进等方式,大力推动整改工作,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批整改不到位甚至污染反弹的问题得到查处,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截至6月1日晚20:00,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28860件,受理有效举报24314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有关省(市)转办17825件。有关省(市)已办结或阶段办结8701件。其中,立案处罚1369家,立案侦查45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748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71人。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边督边改情况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