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省市逐步开展落实工作
来源:易耐网编辑:易耐网发布时间:2023/3/23
3月5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2023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上“部长通道”,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介绍了下一步的重点作。
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环境质量从源头上的根本改善。第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已经编制了“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将一项一项全面展开,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好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统筹好城镇与农村,统筹好陆域与海洋,统筹好新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第三,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监管力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努力提升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省市纷纷开展工作:
安徽: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安徽省副省长孙勇近日赴省生态环境厅开展调研,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孙勇指出,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守正创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效,亮点纷呈。
孙勇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坚持高站位推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落实。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要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化服务意识,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最厚重的底色。要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执法效能,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从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机构队伍概况、生态环境事业发展现状、2022年重点工作情况、当前工作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5个方面作了汇报。
黑龙江:聚焦八大行动持续治污攻坚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召开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2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9%,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优;松花江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历史上首次全部达到Ⅲ类,黑龙江省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级。2022年需完成整改的16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剩余39项均按序时推进。
2023年,全省将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整改任务攻坚、空气质量提升、秸秆禁烧管控、国考断面消劣、农村环境整治、重大项目服务、重点领域执法、强化工作落实“八大行动”,为加快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生态环境基础。
在整改任务攻坚方面,聚焦24项年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和167件阶段性办结信访案件,开展督察整改任务攻坚行动,实施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强力推进整改。
在空气质量提升方面,到2023年底,全省重污染天数比率不超过0.6%。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优势,开展秋冬季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加强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推动哈尔滨市先试先行,以钢铁、水泥等39个行业为重点,将应急减排措施纳入涉气企业排污许可事项,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减排行为。在秸秆禁烧管控方面,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决策部署,开展秸秆禁烧监督管控行动,统筹调配全系统资源力量深入一线开展督查巡查和火点核实,形成全覆盖督导检查、全时段日常督查、全方位交叉互查的禁烧管控格局。
在国考断面消劣方面,持续关注已消劣水体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开展国考断面水质消劣行动,继续推进“一河一策”综合治理,督导哈尔滨市巩固少陵河和蜚克图河治理成效,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指导大庆市、绥化市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实现安肇新河、肇兰新河水质稳定消除劣Ⅴ类。
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到2023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完成32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完成12条国控、8条省控黑臭水体治理。在重大项目服务方面,以服务审批保项目上马,开展重大项目服务护航行动,全面落实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0项措施,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合理精简环评文件内容,大力推行承诺制审批。
在重点领域执法方面,以严格监管保障环境质量,开展重点领域环境执法行动,开展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达标、移动污染源排放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在强化工作落实方面,健全完善“四个体系”工作机制,开展强化工作落实专题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专题研讨和“回头看”工作成果,多形式开展“学讲比练”。陕西:聚焦空气质量改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陕西省副省长钟洪江近日赴西安、咸阳、铜川三市调研关中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钟洪江详细了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监控平台运行情况。随后,他分别赴西安、咸阳市的火力发电、工业涂装、集中供热、石油炼化、保温材料等生产企业,察看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和深度治理情况。
在铜川市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等企业,钟洪江详细了解了城市集中供热、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机动车排放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情况。钟洪江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空气质量改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深入研究本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的工作措施、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推进结构调整和工程实施。要聚焦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抓紧研究工作措施。
涉气重点行业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精准延链补链强链,瞄准行业内最高水平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排放,树立标杆形象。要扎实做好督察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环境违法行为。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环保产业,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要加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早识别早防范早应对潜在风险,为社会稳定提供可靠的生态环境保障。
江西:主要环境指标要保持持续改善态势
江西全省生态环境暨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近日在南昌召开,总结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部署安排2023年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优作风推动全省生态环境工作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会议指出,2023年,江西要继续保持主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态势,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要控制在26.4微克/立方米以内,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5%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93.4%,鄱阳湖总磷浓度持续下降,力争鄱阳湖33.3%国考断面(点位)总磷浓度达到湖库Ⅲ类标准,长江干流江西段、赣江干流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Ⅱ类;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据介绍,今年,江西省还将结合已出台的《美丽江西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年)》,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分要素探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通过建立工作台账,采取清单化调度和销号管理推进任务落实,继续推进赣州市和6个县(市、区)深入开展美丽江西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