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材行业热点新闻
来源:易耐网编辑:易耐网发布时间:2023/10/17
1、山东莱西:打造全国最大石墨新材料产业集群
2、海城市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城市菱镁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3、前8月河北省钢铁行业利润为14.6亿,实现扭亏为盈
4、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全部对外公开
5、生态环境部印发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
6、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坚决防范和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
01、山东莱西:打造全国最大石墨新材料产业集群
项目是“种子”,更是发展的动力。投资10亿元的洛唯纯化石墨生产项目的生产工艺行业领先,具备年产25万吨锂电高纯石墨的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创造税收0.8亿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程度最高、无污染零排放的天然石墨深加工基地;投资60亿元的碳一新能源项目,是一家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创新驱动型科技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锂电池功能材料及固态电池有关材料,将在莱西市南墅镇打造“三基地一总部一院一馆”产业生态……目前,山东莱西市南墅镇已落户石墨新材料企业120余家,基本形成“石墨矿资源——石墨深加工产品——石墨应用端产品——信息技术设备制造”的全产业链条,集聚区内石墨新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年增速达38%,产业集聚度高达81%,成为全国最大的石墨产品集散地,年交易量占全国的30%,纯化石墨产品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在全国石墨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产业规模、市场主体、技术创新、品牌影响方面积厚成势,稳居行业领军地位。
南墅镇拥有国内最大的石墨新材料产业集群,是中国石墨工业的发源地、技术输出地、标准制定地,被誉为“中国石墨之乡”。莱西石墨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主要为南墅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院上镇工业园北园。今年以来,莱西市南墅镇找准结合点,聚焦突破点,奋勇争先,克难攻坚,为项目建设再加力,为城市更新再提速,为优化营商环境再赋能。以镇区改造为突破点,吹响实践实干实绩的攻坚冲锋号。目前南墅镇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正按规划稳步推进,山青路工程已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工作,山河路(水晶路至洛唯路段)已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工作,小马公园的铺装和绿化已全部完成,凉亭和桌凳已全部进场。
此外,创新思路加强管理,优化镇域环境秩序。建立台账精细管理,构建责任明确、层层负责的工作运行体系,设立南墅镇文明城市建设巡察整改台账,实行问题动态管理、销号处理。运用定期与不定期督察相结合的方式,班子成员带头成立督察小组,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强化监管,落实责任,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按照“硬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文明化”改造提升思路,推动镇域环境秩序、生活品质大幅提升。(粉体技术网)
02、海城市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城市菱镁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10月8日,海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野主持召开市政府第十届第37次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城市菱镁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会议强调,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本部门职能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要做好前期处置协调工作和监督考核工作,确保全市菱镁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取得预期成效。
会议还研究讨论了其他事项。
03、前8月河北省钢铁行业利润为14.6亿,实现扭亏为盈
日前,河北省统计局公布8月份各行业数据指标情况,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前8月,河北省钢铁行业利润为14.6亿,实现扭亏为盈。
据悉,截止8月末,河北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企业为174家;1-8月营收为10318.7亿元,同比下降0.8%;利润总额为14.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同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也在持续加大,达113.5亿元。
04、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全部对外公开生态环境部10日发布,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河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开督察整改情况。至此,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全部向社会公开。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9年至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分六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国务院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督察整改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环节,是检验督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截至2023年6月底,第二轮督察整改方案明确的2164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398项,完成率为65%,其余整改任务正在积极有序推进。5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督察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督察整改期间,河北省积极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雄安新区容城县、安新县、雄县三县城区已累计完成雨污分流管网改造79公里,新建片区雨污分流建设随片区开发建设进度同步推进实施。江苏省启动新一轮太湖治理,太湖蓝藻水华平均面积、最大面积分别下降10.3%、46.8%,沿江生态岸线占比提高到64.1%。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一湖两海”及察汗淖尔保护治理项目64项,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水质保持稳定,察汗淖尔流域生态环境稳定向好。西藏自治区实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3大类10项工程,2022年共治理水土流失942.88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17.9万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再生水利用,共建成投运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102座,已建成“冬储夏灌”中水库(中水池)56座,2022年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43.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切实保障重点河湖流域生态用水补水,2022年奎屯河新渠首下泄生态水量15425万立方米。(新华社)
05、生态环境部印发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依法实施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工作目标依法逐步将排放工业噪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推动排污单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报排污登记表,在“十四五”期间将工业噪声依法全部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二)实施范围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属于工业行业(行业门类为B、C、D)的,且依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名录》)属于第3至99类应当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属于《名录》第3至99类之外或者《名录》未作规定但确需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名录》第八条规定,提出其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建议,报我部确定。(三)适用标准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适用《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噪声》(HJ 1301-2023)(以下简称《工业噪声技术规范》)要求。(四)实施方式对于本通知发布后首次申请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应按照相关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和《工业噪声技术规范》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在排污许可证中一并记载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事项。对于本通知发布前已经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应于2025年前完成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相关工作,可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重新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时,依据《工业噪声技术规范》,通过重新申请增加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事项。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事项可采用活页方式增加到排污许可证中,并在活页处加盖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公章。对于纳入排污登记的排污单位,本通知发布后首次进行排污登记的,排污登记表中工业噪声管理相关内容应填报完整;本通知发布前已经进行排污登记的,待排污登记表延续或变更时增加工业噪声管理相关内容。(五)排污许可证内容排污单位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时,可以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或信函等方式提交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应依法对符合条件的排污单位颁发排污许可证,并在排污许可证中记载产噪单元及编号、主要产噪设施及数量、主要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及数量、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生产时段、工业噪声许可排放限值、自行监测要求以及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信息公开等要求。二、主要任务(一)指导排污单位做好申请填报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应加强对排污单位的指导,督促排污单位在申请排污许可证时,严格对照《工业噪声技术规范》,填报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强调排污单位应对申请表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负责。(二)加强排污许可证审核把关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应建立联合审核机制,噪声管理人员参与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审核,重点审核许可排放限值、自行监测和环境管理台账记录要求是否符合《工业噪声技术规范》。必要时可以联合执法管理部门开展现场核查。(三)组织开展排污登记工作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应组织排污单位开展排污登记工作,督促排污单位延续、变更排污登记时,按照排污登记表格式(工业噪声部分)(详见附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如实填报,排污登记表内容包括工业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排放标准名称及编号等。(四)加强证后监管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强化排污许可证质量管理,督促排污单位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加强排污许可执法监管,对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工业噪声的,或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进行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噪声排放、台账记录、执行报告提交、信息公开的排污单位依法处罚。三、组织保障(一)做好组织实施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统筹和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工作,加强对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的指导。(二)开展宣贯培训鼓励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组织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加大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政策解读和宣贯力度,提高排污许可证审批人员、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和技术机构等相关人员对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的认识和业务水平,提升排污单位合规申请、按证排污能力。(三)强化帮扶指导
我部将加强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帮扶指导,继续运用包保工作机制,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定期跟踪工作进展,适时开展现场指导。
附件:排污登记表格式(工业噪声部分)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3年9月29日
06、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坚决防范和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