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材行业热点新闻
来源:易耐网编辑:易耐网发布时间:2023/12/29
本周目录
1、海城利尔荣获辽宁省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
2、辽宁省菱镁行业整治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3、11月中国鳞片天然石墨出口量月环比上涨202.89%
4、环氧树脂:2023年11月环氧树脂进出口分析
5、我国拟修法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6、粗钢旬产:12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继续下降
7、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成下沉工作任务
8、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修订草案)》
01、海城利尔荣获辽宁省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
近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3年重点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拟定名单公示,海城利尔荣获“2023年辽宁省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海城利尔公司拥有定型产品智慧工厂、镁质砖厂和合成砂厂。定型产品智慧工厂通过DCS系统、MES系统、ERP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和OA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了设备间高效、有序的无缝衔接和各系统间数据的交互式访问。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等紧密地集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和共享,并利用大数据进行产量、质量、库存、能耗、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已经完全实现数字化、关键工序数控化、设备联网及上云。公司于2022年上线了ERP系统,开通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功能模块,实现了供销存财之间的协同管控,各部门之间通过系统实现了信息的联通,提高了公司管理的规范性、流程的合理性。实现了集成化管理,降低了经营成本,能够更加有效地监督和控制资金,提升高水平客户服务。未来,海城利尔将不断完善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打造集智能制造技术与关键工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一体的智能化运营综合平台。持续加强产品技术创新,打造产品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十四五末,实现世界级镁质耐火材料强企。
02、辽宁省菱镁行业整治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12月25日,辽宁省菱镁行业整治工作调度会议在省菱镁办召开,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推进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全面落实《辽宁省菱镁行业专项整治方案》战略部署,动员全省各市积极推进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主动担当作为,促进行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省镁办关鹏副主任主持会议,省镁办陈吉东主任作工作部署。
会议传达相关部门各自职责,解读整治内容,各市分别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并对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会议强调,要认真、详细学习和贯彻《意见》和《方案》,并提出“四个结合”,一是将自查和排查与落实工作相结合;二是将解决历史问题与落实工作相结合;三是将产能置换、绿矿建设等任务目标与落实工作相结合;四是将后续推动市、县政府主体责任落地生根与落实工作相结合。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压紧压实工作任务,全力推进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03、11月中国鳞片天然石墨出口量月环比上涨202.89%
据海关数据显示,11月中国鳞片天然石墨出口量23502.82吨,与10月比较增长15743.18吨,月环比增幅为202.89%,与2022年11月比较,出口量增长10622.55吨,年同比涨幅为82.47%。
2
023年11月份中国鳞片天然石墨进口量为1993.351吨,与10月比较减少11483.475吨。月环比降幅为85.21%,与2022年11月比较,进口量减少4396.169吨,年同比降幅为68.8%。进口数量下滑明显。
2023年11月天然鳞片石墨进口的1993.351吨,从马达加斯加进口量占比为94.67%,从莫桑比克加进口量占比为5.02%,其他贸易伙伴进口量占比为0.31%。
2023年11月天然鳞片石墨出口的23502.82吨,其中日本出口量最大为6178487吨,占总比重的26.29%,其次是韩国出口量为4610216吨,占总比重的19.62%,其他贸易伙伴出口量占比为17.20%。
12月鳞片石墨市场价格基本维稳,黑龙江市场鳞片石墨生产企业大多已经停产休整,但当前库存备货充足,报价无明显变化。需求方面来看,下游市场依旧相对低迷,导致下游需求端购买欲望并不强烈。加之外贸业务持续疲软,短期时间内鳞片石墨价格或难以提涨。
04、环氧树脂:2023年11月环氧树脂进出口分析
环氧树脂进出口情况2023年11月国内环氧树脂的进出口量均有增加,我国环氧树脂出口量大幅提升,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环氧树脂生产企业积极开发海外市场,加大出口力度,市场整体出口量不断增长。
2023年11月,中国环氧树脂进口量为13626吨,同比减少19.27%,环比增加7.96%;进口均价4341.93美元/吨。截至到11月,2023年中国环氧树脂进口总量为147542吨,同比减少29.44%,进口均价4267.26美元/吨。
2023年11月,环氧树脂出口量为14470吨,同比增加57.83%,环比增加34.61%,出口均价2287.58美元/吨。截至到11月,2023年环氧树脂出口总量为157191吨,同比增加40.93%,出口均价2404.73美元/吨。
环氧树脂进口明细
2023年11月,我国环氧树脂主要进口来自是中国台湾、韩国、美国等。其中,中国台湾作为我国主要进口贸易伙伴,11月进口量共6905吨,占总进口量的50.68%左右。
2023年11月,中国环氧树脂主要进口的地区是华东的江苏、上海和华南的广东,国内环氧树脂生产地与消费地高度重合,其中江苏省11月进口量6691吨,占总进口量49.1%左右。
2023年11月,进口环氧树脂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占比在94%左右。其次是进料加工贸易,占比约5%。
环氧树脂出口明细2023年11月,中国环氧树脂主要出口目的地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印度、阿联酋等地区。11月俄罗斯依旧占据高位,出口量1960吨,占11月总出口量的13.27%。
2023年11月,中国环氧树脂主要出口省份依然是江苏省,出口量5377吨,占总出口量的36.40%左右。此外湖北、山东、安徽、辽宁也有一定量的出口量,这几个省份是国内环氧树脂的主要集聚区;目前国内市场供需失衡,国内市场下游需求难有改善,厂商多开发海外市场,我国环氧树脂出口量处于高位水平。
2023年11月,出口环氧树脂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占比约81%左右,其次是进料加工贸易,占比约18%。
来源:百川盈孚
05、我国拟修法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25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突出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建立储备和应急制度,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现行矿产资源法施行30多年来,对于促进矿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法律亟需修改完善。修订草案共八章七十六条,对现行矿产资源法作出较为全面的修订,包括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矿业权制度、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完善相关矿业用地制度,突出加强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修订草案突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目标,着力为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应急保供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全方位夯实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制度根基。修订草案明确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和应急制度,增加“矿产资源储备和应急”一章,规定国家构建产品储备、产能储备和产地储备相结合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并就矿产品储备的组织实施、产能储备的责任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地的划定,以及出现矿产资源应急状态时可以采取的处置措施作了明确规定。
修订草案增加了“矿区生态修复”一章,明确矿区生态修复责任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区生态修复;明确矿区生态修复应当经验收合格;要求采矿权人按规定提取矿区生态修复费用。
06、粗钢旬产:12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继续下降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旬重点钢企生铁日均产量181.46万吨,旬环比上升0.01%,同比上升2.37%;12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92.89万吨,旬环比下降0.14%,同比下降1.78%;12月中旬重点钢企钢材日均产量196.13万吨,旬环比上升2.55%,同比上升2.39%。07、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成下沉工作任务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一批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3年11月21日至22日陆续进驻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五个省开展督察。截至12月18日,各督察组已完成下沉工作任务。
各督察组根据前一阶段督察掌握的情况和聚焦的问题线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通过下沉工作,查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目前已分三批公开曝光15个典型案例。各督察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下沉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场抽查群众举报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下沉工作进一步传导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并通过回访,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有关省统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督察整改工作,精准科学依法推进边督边改。主要领导同志通过提出明确要求、现场调研督办、召开专题会议推进等方式,大力推动整改工作,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一批整改不到位甚至污染反弹的问题得到查处,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截至12月18日晚20:00,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6309件,受理有效举报13718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有关省转办11102件。有关省已办结或阶段办结5222件。其中,立案处罚608家,立案侦查43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234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180人。
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边督边改情况汇总表
(生态环境部)
08、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修订草案)》
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及其配套文件(以下简称《环评报告监管办法》)。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推进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基础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都对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提出明确要求。《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审批要求,明确了主体责任,强化了监督检查等内容,是对《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深化、细化和实化,对推动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为契机和抓手,不断健全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持续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制度的综合效能,同时深度衔接其他环境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为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撑。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环评质量监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修订《环评报告监管办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依法打击环评弄虚作假行为、提高环评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进一步完善环评管理机制,增强环评队伍能力,从根本上规范环评市场,保障环评源头预防作用有效发挥。要加强宣传解读,对修订的重点措施和重要变化进行全面细致宣贯、释疑解惑,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确保市场主体能够及时了解并落实好新的政策要求,推动环评市场秩序持续向好。要组织做好环评信用平台升级改版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对环评文件编制和审批质量的全链条监管,发现问题严格处理处罚,并加强与刑事司法衔接,切实发挥制度刚性约束作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赵英民、郭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出席会议。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应急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